第三章

如何維持新聞的公正?

報導的本質並沒有改變,之前寫調查報導,不是為了「殺死」被報導的對象,而是為了為台灣找出問題、及解決問題的方向。

但是,這個轉型有難處。

呂國禎坦白說,儘管有了初步的成功,但「企業突圍」頻道還沒能成功地把社群、文章、見面會,更有計畫地結合在一起。另外一個困難,是記者角色的轉換。記者永遠希望在新聞現場,寫大眾會關切的主題,而不是去經營一個「分眾」的市場。如何培養經營特殊分眾的「對象感」?對資深、年輕記者都是挑戰。

「每個記者總是希望去戰場,都希望做得獎的報導。新聞魂總是希望:哪裡有事,我就去那裡!但在數位轉型過程中,是讀者在選擇要不要看我們的新聞,而不是我給他什麼,他都照單全收,」呂國禎跟組員說出他的危機感。

但貼近那一部份的讀者?又或者,會不會貼得太近,以致於失了新聞媒體的公正性?過去處理「失控的高科技廢物」、「農地上的隱形冠軍」、「誰替台灣換上假藍天?」等調查報導,並獲得亞洲出版人協會(SOPA)、卓越新聞獎、吳舜文新聞大獎的呂國禎,卻認為貼近讀者,陪伴讀者成長的社群經營,不會影響他處理新聞的角度。

「我覺得寫有衝突的調查報導,本來就不是要造成你死我活,而是要找出一個彼此共生、解決問題的方法,」他指出,之前寫調查報導,不是為了「殺死」被報導的對象,而是為了為台灣找出問題、及解決問題的方向。

「所以報導的本質並沒有改變。今天我應該問我的受訪者:你的困難是什麼?至於社會的價值是什麼?什麼是對錯?我們應該找出一個辯論的方法。如果,你錯了,我要告訴你怎麼改?如果記者只想藉由殺死採訪對象來得到自己的名或利,其實不對。」

他和採訪對象的關係,一直處於「協作共生」的狀態。以得獎封面故事「誰替台灣換上假藍天?」為例,報導揭露了台塑麥寮的煙囪排放超標後,台塑成立改善小組,每個月都會請呂國禎去瞭解改善成果。「我現在苦惱得是他們(台塑)下禮拜還要找我開會,但這也是種陪伴。因為,石化對經濟發展不可或缺。我們可以說台灣不要石化業,但是你每天穿衣服、出門坐車,還是需要石化的供應。你說風力發電很棒,但風力發電機所有構件都來自石化素材。記者除了去寫他們的問題,也應該坐下來陪伴他們找解方:它能不能變得更好?能不能改善到能跟社會共存、共好?」

從單打獨鬥到協作共生

回應企業讀者的剛性成長需求外,今年《天下》官網也翻新了企業界下班看的「Off學時尚生活」頻道。學習對準讀者需求做內容,頻道負責主編吳雨潔,也經歷類似的「痛苦」。

「其實在前半段的時候,我是蠻挫折的,因為大家都會覺得時尚頻道,好像沒有什麼非做不可的東西,」她必須學習說服主管、跨部門的平行團隊、甚至業務部同仁,這個頻道的特色與區隔,對記者出身的吳雨潔是不小的挑戰。

「工作方式有很大的改變。以前我是個只要採訪寫稿的人,現在要去做一些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事。比如去瞭解我的讀者長什麼樣子?運用科技工具去看我的讀者可能想要看什麼?可能不想看什麼?另外,現在要培養策展或規劃活動的能力,或者怎麼去把我們的內容聚攏起來,然後傳遞出去,」她坦白承認:「以前記者就是自己好就好了,都是單打獨鬥,不太會打群體戰。可是以後就變成了要跟別人一起共扛,一起打仗,要學著怎麼去跟團隊合作。這對我來說也是蠻大的差異。」

但是,當改版後的Off學時尚生活頻道上線,網路流量比之前成長26.5%、帶來不少新鮮25歲到35歲讀者時,她的成就感就出來了。從記者轉型成更有對象感的策展人,吳雨潔覺得公司給得資源和支持很重要:「我覺得天下有個蠻大優勢,是我們有蠻好的資源去做這件事情。」

事實上,《天下》在數位上的投資,已變成近年成長最快、最大的預算項目。以2020年度預算為例,是數位轉型元年(2015)的5倍。幸好,同期的淨利生產力也有成長(見表三),顯示《天下》同仁運用數位工具生產的能力也跟著成長。數位訂閱的另一個成長部門,創新學院就是例子。

表三:天下BU歷年度淨利人均生產力

資料來源:《天下》
支持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