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400美元(約1.2萬台幣),任何人都可以在國際學術研討會,發表任何東西。
為了證明這件事,《天下》資深撰述楊卓翰花了20分鐘寫了一頁論文摘要,並且選了一個荒謬的主題:〈印度捷運系統訂價模式的口齒不清現象研究〉,送出給「BAI 2019」(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,國際商業與資訊研討會)審核,申請參加會議。
訂價和口齒不清完全沒有邏輯關係;論文裡的艾爾啤酒訂價模型,當然不存在。最花時間的是調整字型,讓這20分鐘的研究心血符合格式。
6個工作天後,記者收到來信。號稱經過2個審稿者的雙審查(是學術界普遍的同儕審查方式),記者花20分鐘寫的論文摘要被接受了。
「BAI 2019」研討會將於今年7月舉辦在日本早稻田大學。在早稻田大學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的經歷,對博士生畢業或教授升等時很有幫助。
但這場研討會和早稻田大學無關。實際收錢、審稿、營運,其實是台灣的「iBAC」(國際商學策進會,簡稱商策會)。
《天下》調查發現,商策會在國際學術圈知名,是因為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,還真不少。
一串又一串的英文單字,堆疊出令人混淆的集團網絡。
記者投稿的BAI過去由「台灣資訊系統研究學會」(ATISR,簡稱台資會)舉辦,2009年後才與商策會合辦。2015年商策會又與「台灣知識協會」(KAT,簡稱台知會)合辦IET、ISEP等研討會。
讓人看不懂誰辦了什麼研討會,是他們的優勢。
而這些研討會,學術界稱之為「掠奪性學術研討會」(Predatory Conference):雖然宣稱有同儕審查,但再離譜的論文都會被接受。只要付出300~500美元(約0.9~1.5萬台幣)的註冊費,學術殿堂的門票,也跟著隨意兜售。
這是《天下》第三度與國際媒體合作。
2017年11月,德國公廣集團成員的北德廣播電台發起名為「偽科學工廠」的跨國報導,透過國際調查記者聯盟(ICIJ)的平台,德國最大報《南德日報》、法國《世界報》、美國《紐約客》雜誌、奧地利國家廣電公司與《Falter》雜誌、挪威最大報《晚郵報》、斯洛伐克電視台、《印度快報》和韓國《打破新聞》,8國記者運用假論文匿名投稿、參與會議臥底採訪、蒐集黑名單等方式,共同調查22個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。。
去年9月13日,《天下》第一次與北德國家廣播電台調查記者洪納(Peter Hornung)取得連繫。「下週,我要去羅馬參加WASET(World Academy of Science, Engineer and Technology,曾接受德國記者的造假論文,被認為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)一個研討會,裡面就有好幾個台灣學者參加,」他第一封回信寫到。
透過國際調查記者聯盟(ICIJ)的平台,德國公廣集團成員北德廣播電台發起「偽科學工廠」的跨國報導,德國、法國、美國、奧地利、挪威、斯洛伐克、印度、韓國等8國記者串聯接力,共同調查22個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。
《天下》搜尋2010年到2017年間,台灣學界刊登在22家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期刊的論文數,仔細比對確認後,發現至少有469篇論文出自台灣。
《天下》的另一個研究,搜尋2010年至2017年間,台灣學界刊登在22家疑似掠奪性出版集團期刊的論文數。下載PDF檔案後,耗時比對後確認:至少有469篇論文刊登在期刊上,這些文章來自114所大專院校、15家醫院。
這些期刊都沒有影響係數(Impact Factor),影響係數是學界用來衡量期刊品質與重要性的指標。
「這是一個很高的數字,在德國,(2010年~2017年)我們也只找到1500篇,」洪納說。德國每年畢業博士生是台灣7倍。
即使投稿在這些掠奪性期刊、會議,並不能用在升等、報獎,但面對無所不在的評鑑、內部淘汰的壓力、不成文的潛規則,各種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論文幽靈,都讓容易入選、同儕審查鬆散,刊登快速的國際會議與期刊,對台灣學者有致命吸引力。
這次《天下》記者主要追查對象:國際商學策進會(iBAC,簡稱商策會),2016年就曾被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教授麥克羅斯蒂(James McCrostie)投書《台北時報》(Taipei Times),指控其舉辦的是掠奪性研討會。牛津大學期刊也因此將它列為確定的掠奪性組織。
《天下》進一步探詢更多利害關係人的回應——除了當事者商策會相關人員、幾位參與過掠奪性研討會的台灣學者之外,也專訪了科技部長陳良基、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。以下是他們的回應摘要。
學者參加這類會議或投稿這類期刊3篇以上,如果不是被騙,就可能是欺騙他人。
我去(掠奪性學術會議)的心態,會調整成跟外行人交流。
辦這麼多(研討會),好像很偉大的樣子,所以就開始辦多了。一開始真的很嚴謹,我這個人真的比較隨便,隨便以後就會有閃失。
我意外發現,商策會舉辦的是掠奪性研討會。這份工作經常讓我做違背良心與及學術誠信的事。
我認為,老師們是不察、受騙者居多,但也不諱言過往有結構性因素,驅使某些老師有意為之。以教育部的立場來說,不傾向規範出黑名單。因為掠奪性期刊與品質低的期刊,其實分野未必清楚。公部門來做裁決者,可能影響學術自由。
總有壓倒駱駝的稻草。現在最後那根稻草(意指媒體採訪)就是到了。
這是件小事。……最重要的是,去參加研討會,順便留幾天到處走走。
未來我們會加強抽查。不過,會議太多了,重點要靠學者自律。我常講,法律是對一般人的基本要求,教授的社會地位較高,應該自我要求更高,不是要科技部來管。
有些人認為,掠奪性會議或出版集團只是品質控管較差,但國際間,顯然不這麼認為。總部在印度的OMICS,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以欺瞞學術界及研究人員等理由,一狀告上法院。
愈來愈多例子顯示,疑似掠奪性期刊正被有心人士利用,可能擾亂商業秩序、誤導公共政策、讓學術風氣日益低下。洪納舉例,矽谷近年最嚴重的新創詐欺,號稱「滴血驗病」的醫療技術血檢公司Theranos,就是投稿到這類期刊,號稱有學術研究佐證。而主張氣候變遷是假的一派,正拿著這樣的劣質論文當作證據。
「這場遊戲裡,出版商是贏家,學校和學者也可能是贏家,但社會是最大輸家,」他生氣地說。
《天下雜誌》運用北德廣播電台提供的掠奪性期刊出版社清單,運用edu.tw,搜索22個出版社、26個網域中台灣學者的身影。為求能確認其為期刊論文,而非會議論文,《天下》只計算2010年至2017年間,透過Google搜尋有出版成PDF格式的論文。
舉例來說,台灣最愛投稿、總部位在武漢,英文全名為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,中文名卻叫「美國科研出版社」的SCIRP。我們的搜尋關鍵字為"edu.tw" site:scirp.org file PDF。之後,再從網頁,抓下所有的PDF檔案,進行人工確認,僅保留期刊論文,追蹤作者中文姓名。
這次國際合作的總負責人,北德廣播電台調查記者洪納(Peter Hornung)指出,這21家出版社都是經過合作伙伴的調查,有7家接受了媒體以惡搞軟體SCIgen(SCI論文產生器)寫出的論文。美國科研出版社雖然拒絕了投稿,卻沒有查核作者背景,邀請記者假扮的科學家對其他論文做同儕審查。其餘出版社,則多半登上印度官方、Cabells期刊索引資料庫的黑名單,這些出版社網站一般沒有刊登地址,或者留下在美國、英國的假地址,還有故意取與知名期刊近似的名字等等。
在搜尋與比對22家出版集團之後,台灣學者總共